记者|苗艺伟
继德国安联集团获批全资控股中德安联人寿之后,安顾另一家德国保险公司也如愿进入中国财险市场。财险成泰
11月30日,获批泰山财产保险公告称,山财市场已收到山东银保监局批复,险第险企批准安顾财险股份公司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大股东家德国股权比例为24.89%,正式中国仅次于山东高速集团的进军29.59%。公司注册资本由20.3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7.03亿元。安顾这也意味着德国安顾财险公司正式进入中国财险市场。财险成泰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获批泰山财险增资扩股事宜已经筹谋两年之久。山财市场
2019年11月1日,险第险企泰山财险增资扩股项目在山东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大股东家德国彼时,正式中国泰山财险拟新增股本6.73亿元,增资额不低于8.82亿元。增资完成后,原股东持有75.1%的股权,战略投资者将持有24.9%的股权。
对于意向投资方,泰山财险提出了较高要求——2018年度末经审计总资产不低于300亿元(或等值外币),净资产不低于20亿元。同时,意向投资方还须承诺,其或其关联方借助其在财产险领域(尤其是车险、农险、健康保险和其他财产险)的经验,以及再保险能力、信息技术、销售渠道的优势,以促进目标公司建立核心竞争力,提升业务收入及利润。
挂牌近半年之后,2020年6月9日,泰山财险发布变更注册资本的信息披露公告,公告显示,5月27日,泰山财险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引入安顾财险作为泰山财险战略投资者的相关议案。泰山财险拟新增注册资本6.73亿元,新增注册资本全部由安顾财险认购,增资价款为8.82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德国安顾保险集团(ERGO)是德国和欧洲主要保险商之一,隶属于慕尼黑再保险集团,业务遍及全球30多个国家,内容涵盖保险、保障和金融服务等多类业务。安顾财险系德国安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虽然安顾集团刚刚获批进入中国财险市场,但安顾集团在中国市场布局已经超过16年,业务涉足多个领域,包括寿险、财险、健康险、旅行救援和健康管理服务等。
在健康险领域,早在2005年,安顾集团旗下的德国健康保险股份公司与中国人保集团联合创立了中国第一家商业健康保险公司——人保健康。
2013年,安顾集团与山东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设立德华安顾人寿,双方各持股50%。
2019年,安顾集团在北京正式成立其中国区总部安顾(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安顾中国,负责统筹集团现有业务,并对未来的新业务投资进行战略布局和规划。
安顾中国CEO思勇明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安顾集团对进入中国财险市场也有着充分的准备和规划,将继续扩大现有的商业活动,并发展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商业模式和数字技术。此外,安顾将提供本地和国际人才以及专有技术,并发挥好我们在国内外其他业务和合作伙伴之间的协同作用。
相关文章:
制止餐饮浪费 | 北京丰台:专项执法宣讲 营造文明餐桌谁才是OLED技术霸主?,行业资讯电视剧《守业者》全集剧情介绍及分集剧情介绍【电视剧】风尚中国网猫咪备孕前的饮食计划和注意事项:为保证宝宝健康,你需要关注猫的饮食!高反应温度对五氟化溴法氧同位素组成测定的影响(二)定制铝合金门窗 在相关部门政策的基础下只会越来越好甘蓝型油菜乙酰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验证(一)制止餐饮浪费|福建厦门:督促361家餐饮服务经营者自查自纠焦点:Chanel收购Mantero35%的股权英国针织品牌John Smedley迎来崭新阶段奶味香精的制备技术与开发现状香港增加废弃物——玻璃瓶分类回收处,行业资讯哈丁宝贝婴童防护系列 呵护宝宝健康长大美国再祭双反大旗 光伏企业无奈开辟新兴市场,市场研究厦门海沧发布消费提示:“帝王”变杂牌 定制家具要多留个心眼理性用药:6岁以下孩子应慎用止咳、祛痰与感冒药重庆:保证量值准确 服务百姓民生浙江绍兴:探索零售药店“非现场”智能化防疫新模式宁夏石嘴山:围绕“五学”打好干部教育培训组合拳北京延庆发出首张新版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安徽产光伏产品销海外,行业资讯全国市场监管卫士|石广胜:把难干的事情干好干出彩信义玻璃国内较大汽车玻璃旗舰店隆重开业,企业新闻听说喂养配方奶粉容易让宝宝上火 真的是这样吗?分布式光伏发电资金新政将出,行业资讯美国再举“双反”大棒,广州光伏展助力应对,行业资讯陕西咸阳:结合世界计量日开展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宁夏石嘴山:“四个强化”筑牢野生动植物保护“防火墙”上海:“金帝来”金典三文治抽检不合格Deesha笛莎2023新品 搭配甜美公主风志贺氏菌标准检验方法(二)运输公司销售劣质柴油 杭州萧山行刑双向衔接罚没27万元福州仓山:组织开展《民法典》专题培训会重庆北碚:探索产品“快检 监管”新模式怀孕前准备 怀孕前三个知识点2种常见浆果及其果酱制品的国内外食品安全标准限量分析(二)福耀玻璃俄罗斯汽车玻璃项目已投产,企业新闻强化嗜盐四联球菌对模拟低盐酱油发酵的影响(一)分析方法的建立之样品前处理技术(一)花类药食同源中药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一)